榮的说文解字解释
榮
róng木部 部 14画 U+69AE
大徐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永兵切頁碼第183頁,第27字續丁孫
榮
桐木也。从木,熒省聲。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
附注方濬益《綴遺齋彝器款識考釋》:「𬊇即榮之古文……象木枝柯相交之形,其端从炏,木之華也……華之義為榮。」
小徐本
卷别卷十一反切永兵反頁碼第455頁,第6行,第1字述
桐木。從木,熒省聲。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榮華之榮乃花之義。
榮辱之榮由榮華而借,非段注所謂揚起也。
白话解释
荣,桐木。字形采用“木”作边旁,用省略了“火”的“熒”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荣”是屋梠两头翘起的檐角。
字形解说
金文字形上從二火,表示火焰上突的樣子;下像火炬交錯之形,為「榮」之初文。戰國文字其上仍從二火,其下則譌為「」,並增一「木」字,成為從木、?聲之構形,而為篆文、隸書及楷書之所本。「木」為樹,作為形符,表示義與木有關;「?」為舉火照明,於此僅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在六書中,金文字形屬於會意附加實像,而戰國文字以後之字形,則屬於形聲。規範字作「荣」。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作周公簋(金)西周早期

縈伯簋(金)西周中期

七年侖氏戈(金)戰國晚期

說文‧木部

相馬經60上(隸)西漢

定縣竹簡92(隸)西漢

武威醫簡20(隸)東漢

石門頌(隸)東漢

史晨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桐木也。从木,熒省聲。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