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愉的说文解字解释

愉的说文解字解释

心部 部 12画 U+6109

yú,tōu

心部

12画

U+6109

羊朱切

大徐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羊朱切頁碼353頁,第22

愉薄也。从心兪聲。《論語》曰:「私覿,愉愉如也。」

附注段玉裁注:「鄭注云:『愉愉,容色和也。』正薄樂之義。」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反切羊朱反頁碼858頁,第7行,第2

愉薄也。從心俞聲。《論語》曰:「私覿愉愉如也。」

鍇注臣鍇曰:「示民不愉愉,薄也。」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羊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2034頁,第2許惟賢889頁,第2

愉薄也。

段注薄本訓林薄,蠶薄。而叚爲淺泊字。泊《水部》作洦。凡言厚薄皆𣆪泊之叚借也。此薄也當作薄樂也。轉寫奪樂字。謂淺薄之樂也。引申之,凡薄皆云愉。《唐風》。他人是愉。傳曰:愉,樂也。《禮記》曰: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此愉之本義也。毛不言薄者,重樂不重薄也。鹿鳴。視民不恌。傳曰:恌,愉也。許書《人部》作佻,愉也。《周禮》。以俗敎安。則民不愉。鄭注。愉謂朝不謀夕。此引申之義也。淺人分別之。別製偷字,从人。訓爲偷薄。訓爲苟且。訓爲偷盜。絕非古字。許書所無。然自《山有樞・鄭箋》云愉讀曰偷。偷,取也。則不可謂其字不古矣。

从心。俞聲。

段注羊朱切。古音在四部。

《論語》曰:私覿愉愉如也。

段注《鄉黨》篇文。覿者,儥之俗字。愉愉,《聘禮》作俞俞。《論語》鄭注云:愉愉,容色和也。正薄樂之義。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即偷字,偷,薄也。假借為諸偷、偷兒字(見《後漢書》)。引申為歡樂之愉,因喜則必較[憂患時]輕佻也。(佻、亦可訓偷,《國語》「佻天之功」即「偷天之功」。佻、偷雙聲)。

即偷字,偷,薄也。(假借為偷兒、諸偷(見《後漢書》),愉,輕佻也;偷,薄也。偷東西之偷由薄行義引申。引申訓樂者,樂時人必佻也。愉愉如也之義由樂訓來。(佻亦可訓偷,《國語》:「佻天之功」即「偷天之功」。佻、偷雙聲)。

今用作偷,皆輕薄也。引申為歡樂,因歡樂必較憂患時為輕薄也。

白话解释

愉,浅浅的快乐。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俞”作声旁。《论语》上说:“私下见面时,他的脸色一副和悦的样子。”

字形解说

金文的形構或僅作俞,或從心作愈;戰國文字作愈;篆文字形作愉。行款雖有下形上聲與左形右聲之異,並不影響字義。字形從心、俞聲,以心表示與心境相關;俞聲,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薄也。从心俞聲。《論語》曰:“私覿,愉愉如也。”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