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彭的说文解字解释

彭的说文解字解释

壴部 部 12画 U+5F6D

péng,bāng

壴部

12画

U+5F6D

薄庚切

大徐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薄庚切頁碼153頁,第3

彭鼓聲也。从壴彡聲。

鉉注臣鉉等曰:當从形省乃得聲。

附注按:壴,即鼓之初字;彡,為鼓聲之標幟。

小徐本

卷别卷九反切白亨反頁碼388頁,第7行,第1

彭鼓聲也。從壴彡聲。

段注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薄庚切古音第十部頁碼819頁,第2許惟賢364頁,第2

彭𡔷聲也。

段注詩之言𡔷聲者惟鼉𡔷逢逢。毛曰:逢逢,和也。逢逢《埤蒼》、《廣雅》作韸韸。高注《淮南》呂覽,郭注《山海經》引詩皆作韸韸。許無韸字。彭卽韸也。東陽合韵也。《毛詩》。《出車》彭彭。又《四牡》彭彭。又駟騵彭彭。又以車彭彭。凡言彭彭皆謂馬。卽《鄭風》駟介旁旁之異文。彭旁皆假借。其正字則《馬部》之騯也。言馬而假𡔷聲之字者。其壯盛相似也。《齊風》。行人彭彭。傳曰:多皃。亦盛意。

从壴。

段注𡔷省。

从彡。

段注从彡各本作彡聲。今正。从彡猶从三也。指之列多略不過三。故毛飾畫文之字作彡。彭亦从彡也。《大司馬》冬狩言三𡔷者四。言𡔷三闋者一。《左傳》曹劌亦言三𡔷。雖未知每𡔷若干聲。而从彡之意可見矣。薄庚切。古音在十部。同旁。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从「彡聲」段改「从彡」,是也。

白话解释

彭,鼓发出的声音。字形采用“壴”作边旁,“彡”作声旁。

字形解说

字形始見殷甲骨文,字從壴(鼓)、從彡,示擊鼓的聲音。周金文字形不變。《包山楚簡》字形勉強隸作彭。明確的理解為鼓聲的用法,始於篆文。《說文》:「彭,鼓聲也。从壴、从彡。」段注:「《詩》之言鼓聲者,惟『鼉鼓逢逢』,毛曰:『逢逢,和也。』《廣雅》作『韸韸』。許無韸字,彭即韸也。齊風行人彭彭,《傳》曰:『多皃。』亦盛意。」隸楷以後字形均因承篆文不變。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鼓聲也。从壴彡聲。臣鉉等曰:當从形省乃得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