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的说文解字解释
奠
diàn丌部 部 12画 U+5960
大徐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堂練切頁碼第147頁,第17字續丁孫
奠
置祭也。从酋。酋,酒也。下其丌也。《禮》有奠祭者。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象尊有薦(从羅振玉說),甲骨文用為祭名。字从酉,象酒尊形,下从一,所以表示薦(或釋地,亦可。總之,象放酒的底部物品即是)。」
小徐本
卷别卷九反切庭硯反頁碼第377頁,第6行,第3字述
置祭也。從酋,酋,酒也;下其丌也。《禮》有奠祭者。
鍇注臣鍇曰:「祭,進也;奠,置也,置物而進之。故《尚書》曰:『敢執壤奠。』《尚書》奠高山大川。奠,置定也。」
段注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堂練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799頁,第1字許惟賢第355頁,第8字
置祭也。
段注置祭者,置酒食而祭也。故从酋丌。丌者,所置物之質也。如置於席則席爲奠。引伸爲凡置之偁。又引伸爲奠高山大川之奠。定也。《大玄》天地㞟位。假㞟字爲之。
从酋。酋,酒也。
段注見酋下。置之物多矣。言酒者,舉其一耑也。
丌其下也。
段注丌下各本互譌。今依箕篆下正。堂練切。古音在十一部。
禮有奠祭。
段注各本下有者字。《韵會》無。《說文》禮有刷巾,禮有柶,禮有縉緣,句法皆同。無者是也。禮謂《禮經》也。《士喪禮》、《旣夕禮》祭皆謂之奠。葬乃以虞易奠。又文玉世子篇。釋奠于其先師。注云:釋奠,薦饌酌奠而巳。無迎尸以下之事。《召南》。于以奠之。毛云:奠,置也。箋云:謂敎成之祭也。《昏義》注云:此吿事耳。非正祭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置祭也,因置又訓定。
置祭也。置斯定,故奠亦有定義(奠、定雙聲)。
白话解释
奠,在祭台上摆放祭品。字形采用“酋”作边旁。酋,就是酒。“酋”字下面的“丌”是供摆放的架子。《周礼》上有关于奠祭者的记述。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從酉置於一上。「酉」像酒尊形,「一」表示地面,二者相合像酒尊置放於地上之形。金文繁化,或一下增二短筆作「」,或於「酉」上增筆表示酒溢滿而出的「
」,或將表示地上的「一」改為二直筆的「
」,像以物支拄著酒尊,但構形之意與甲骨文並無不同。戰國文字不但將「酉」字變形為「
」,並將二短畫訛變為「八」,與「一」形結合而為「丌」。篆文則上取金文增筆的「
」而作「酋」,下取從訛變的「丌」,隸書之構形與篆文相同,而楷書則將「丌」連筆改作「大」。甲、金文的字形,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戰國文字以後的字形,從酋、從丌,則為異文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乙6739反(甲)

乙676反(甲)

曶鼎(金)西周中期

叔向父禹簋(金)西周晚期

鄭伯筍父甗(金)西周晚期

秦公鎛(金)春秋早期

包2.260(楚)

包2.160(楚)

說文‧丌部

武威簡.有司8(隸)西漢

祀三公山碑(隸)東漢

熹.儀禮.既夕(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置祭也。从酋。酋,酒也。下其丌也。《禮》有奠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