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都寒切頁碼第46頁,第8字續丁孫
單
異體𠫹
大也。从吅、,吅亦聲。闕。
附注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卜辭中獸字从此。獸即狩之本字。征戰之戰从單,與獸同意。」丁山《說文闕義箋》:「竊疑古謂之單,後世謂之干,單、干蓋古今字也。」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象一種長柄,頂端有球狀物(可能可以攻擊之用),柄中段有圓形物(可能可以防禦)的器具。『單』應該是一種作戰及打獵用的工具。」
小徐本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假借為奲字。
單訓大,乃奲之假借。X 、X 、X 。單雙當作禪。
「大也」之訓,非其本義(本義見前禪字下),乃奲字之借也。
訓大非其本意,乃奲之假也。
白话解释
单,大。字形采用“吅、”会义,吅也是声旁。
,不知所指,所以解释暂缺。
字形解说
甲骨文、金文字形都具體勾勒出一支帶有丫形杈頭的長干,在杈頭頂端分別綁有兩顆球體物(可以用來攻擊),而長干中段又有圓形物(可以用來防禦)的狩獵或殺敵的武器。戰國文字將丫形杈頭獨立為「吅」字,而與干身分離,此為篆文構形所承,所以《說文》解釋為「从吅,吅亦聲」,是根據訛變字形而來,其說不可從。隸書「吅」字俗寫為「厸」。楷書承篆文構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乙4680反(甲)

乙1049(甲)

前7.26.4(甲)

菁5.1(甲)

小臣單觶(金)西周早期

蔡侯匜(金)西周晚期

單伯豕父鬲(金)春秋早期

單䇎討戈(金)戰國早期

郭.六.16(楚)

郭.成.22(楚)

說文‧吅部

睡虎地簡6.50(隸)秦

老子乙前17下(隸)西漢

衡方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大也。从吅、𠦆,吅亦聲。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