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於介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40頁,第4字許惟賢第106頁,第13字
㵣也。
段注疑當作㵣音也。今脫音字耳。《莊子》庚桑楚。終日嗥而嗌不嗄。崔譔本作不喝。云啞也。《子虛賦》。榜人歌聲流喝。郭璞曰:言悲嘶也。又謝希逸文。喝邊簫於松霧。
从口。曷聲。
段注於介切。十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今謁字。引申作啞。
白话解释
喝,大口饮水。字形采用“口”作边旁,“曷”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字形從口、曷聲。從口,指發聲的部分;曷聲,表示音讀。楷書構形承篆文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口部

楷書
附检字
㵣也。从口曷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