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將此切、子亦切頁碼第50頁,第10字續丁孫
啙
窳也。闕。
附注段玉裁注:「其形則从此,从吅,此亦聲。」
蔣注段玉裁曰:按此非許本文。《史記貨殖傳》云:呰窳偷生,無積聚。《漢地理志》:啙窳媮生而無積聚。應劭曰:啙,弱也。晉灼曰:啙,病也;窳,惰也。徐廣曰:呰窳,苟且惰嬾之謂也。師古曰:呰,短也;窳,弱也;言短力弱才不能勤作。是皆啙窳爲雙字,不以窳釋啙。小顏云啙短者,本《方言》。今《說文》以窳釋啙,非《史》《漢》文義。
小徐本
卷别卷三反切將此反頁碼第148頁,第4行,第1字述
窳也。闕。
段注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將此切古音第十五、十六部頁碼第272頁,第2字許惟賢第120頁,第8字
窳也。闕。
段注將此切。十五十六部。按此非許本文。《史記・貨殖傳》云:呰窳偷生。無積聚。《漢・地理志》。啙窳媮生而無積聚。應劭曰:啙,弱也。晉灼曰:啙,病也。窳,惰也。徐廣曰:呰,窳,苟且惰嬾之謂也。師古曰:呰,短也。窳,弱也。言短力弱才不能勤作。是皆啙窳爲雙字。不以窳釋啙。小顏云啙短者,本《方言》。今《說文》以窳釋啙。非史,漢文義。又凡云闕者,或闕其義。或闕其音。或闕其形。旣釋爲窳。則義非闕也。其音則如淳音紫。其形則从此从吅,此亦聲。皆非葢闕無可言者。許以訾入《言部》。以呰入《口部》。惟啙不入《吅部》,入《此部》許必審知其說。今本葢許說亡後淺人補之也。《釋詁》曰茲斯咨呰巳此也。疑呰本作啙,訓此。故許類諸此止也,而入《此部》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所以從此,訾,不稱職也。《詩》 「泄泄訾訾」。
啙窳與訾同。
从吅此聲,與訾義同,溺職也。《詩》「泄泄訾訾」。[一]
从吅此聲,與訾義同,溺職也,《詩》「泄泄訾訾」。[一] 《說文》呰訓「窳也」,訾訓「不思稱意也」,窳訓「污窬也」。《詩》「翕翕訿訿」毛傳:「潝潝然患其上,訿訿然不思稱其上。即今所謂「瀆職」,不想稱職之意。《漢書•地理志下》:「故啙窳媮生,而亡積聚」。顏師古注:「啙,短也。窳,弱也。言短力弱材不能勤作。」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此部

楷書
附检字
窳也。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