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叢的说文解字解释

叢的说文解字解释

丵部 部 18画 U+53E2

cóng

丵部

18画

U+53E2

徂紅切

大徐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徂紅切頁碼79頁,第3

叢聚也。从丵取聲。

小徐本

卷别卷五反切全通反頁碼219頁,第4行,第1

叢聚也。從丵取聲。

鍇注臣鍇曰:「此凡物叢萃也,草木之叢在艸部。」

段注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徂紅切古音第四部頁碼410頁,第2許惟賢185頁,第2

叢聚也。

段注於曡韵得之。

从丵。取聲。

段注徂紅切。按古音在四部。《左傳》僖三十年。取訾婁。《公羊》作鄒。亦作叢。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取【州】聲。

从取聲者,因東侯對轉。

白话解释

丛,聚集。字形采用“丵”作边旁,“取”作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從木、叢聲,為叢的後起字。戰國文字字形從丵、取聲。從丵,像草木叢生形;取聲,聲兼義,指聚集而言。從丵、取聲,表示草木叢生而聚集在一起。篆文、楷書承戰國文字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聚也。从丵取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