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玻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玻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玉 部 10画 正文・午集上

正文・午集上

玉部

10画,

U+73BB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韻會𡘋滂禾切,音頗。玉篇》:玻瓈,玉也。廣韻》:玻瓈玉,西國寶。正字通》:一名水玉,瑩如水,堅如玉,碾開有雨點者爲眞。明三保大監出西洋,攜燒玻瓈人來中國,故中國玻瓈頓賤,燒者有氣眼而輕。

又,《正字通》或作頗黎,因頗黎國所出,故名。𤣥中記》:大秦有五色頗黎。梁四公記》:扶南人來賣碧頗黎,鏡廣一尺半,內外瑩潔,向明視之不見,其質重四十斤。

康熙字典注解

〔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玉部

〔玻〕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皮,五行属

〔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ō] ⑴ 〔~璃〕a。一种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品,一般用细纱、石灰石、碳酸钠等混合起来,加高温熔解,冷却后制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氧化钠和氧化钙。b。俗称某些透明的像玻璃的质料,如“~~丝袜”,“~~雨衣”(“璃”读轻声)。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