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甥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甥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生 部 12画 正文・午集上

正文・午集上

生部

12画,

U+7525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所更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𡘋音生。廣韻》:外甥也。姊妹之子曰甥。詩・大雅》:韓侯娶妻,汾王之甥。【傳】姊妹之子爲甥。

又,《爾雅・釋親》:謂我舅者,吾謂之甥。韻會》:女之壻亦曰甥。孟子》:帝館甥于貳室。

又,《韻會》:外孫曰甥,據外祖而言。一說外孫曰彌甥。左傳・昭二十三年》:以肥之得備彌甥。

又,《爾雅・釋親》:姑之子爲甥,舅之子爲甥,妻之晜弟爲甥,姊妹之夫爲甥。【註】四人體敵,故更相爲甥。甥猶生也。

又,姓。晉大夫呂甥之後。

康熙字典注解

〔甥〕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生部

〔甥〕字拼音是shē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生、男,五行属

〔甥〕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男,生声。本义是姐妹的儿子。

〔甥〕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ēng] ⑴ 〔外~〕姐妹的儿子,简作“甥”,如“~舅”。⑵ 〔外~女〕姐妹的女儿,简作“甥女”。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