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踣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踣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足 部 15画 正文・酉集中

正文・酉集中

足部

15画,

U+8E23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蒲北切;《集韻》:鼻墨切;《正韻》:步墨切,𡘋音匐。說文》:僵也。爾雅・釋言》:斃,踣也。【疏】斃,又謂之踣。周禮・秋官・掌戮》:凡殺人者,踣諸市,肆之三日。【註】踣,僵尸也。左傳・襄十一年》:與晉踣之。【註】僵也。

又,《集韻》:蒲枚切,音裴。又,蒲𠋫切,音抷 —— 義𡘋同。

又,《廣韻》、《集韻𡘋𠋫切,音㰴 —— 與仆同。莊子・外物篇》:申徒狄因以踣河。呂氏春秋》:將欲踣之,必高舉之。

又,《集韻》:芳遇切,音赴 —— 義同。

康熙字典注解

〔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足部

〔踣〕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𧾷、咅,五行属

〔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ó] ⑴ 跌倒⑵ 倒毙,僵死,破灭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