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旂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旂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方 部 10画 正文・卯集下

正文・卯集下

方部

10画

U+65C2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𡘋渠希切,音祈。說文》:旗有衆鈴以令衆也。爾雅・釋天》:有鈴曰旂。【註】縣鈴于竿頭,畫交龍於旒。釋名》:旂,倚也。畫作兩龍相依倚也,通以赤色爲之,無文彩。諸侯所建也。詩・小雅》:旂旐央央。周禮・春官・司常》:交龍爲旂。禮・明堂位》:有虞氏之旂。

又,《唐韻正》:古音芹,《說文》旂从㫃,斤聲。徐鍇《繫傳》曰:斤、祈近似聲,韻家所以言傍紐也。〇【按】《詩・魯頌》「薄采其芹,言觀其旂」,〈小雅〉「夜鄕晨,庭燎有煇,言觀其旂」,以《說文》斤聲考之,則旂本有斤音,非旁紐也。

康熙字典注解

〔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方部

〔旂〕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𭤨、斤

〔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í] ⑴ 同“旗”。⑵ 古代指有铃铛的旗子。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