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衣带水的意思
一衣带水的意思解释
水道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比喻只隔一水;极其邻近。
例句香港地方,同中国大陆相离,仅仅隔一衣带水。(鲁迅《而已集 略谈香港》)
正音“衣”,不能读作“yì”。
谜语汗衫;雨披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典故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于统一中国,在北方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力大增。而当时长江南岸的陈朝后主陈叔宝却十分荒淫,不理朝政。他虽知道隋文帝有意征伐,却依恃长江天险,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一次,隋文帝向仆射高颖询问灭陈的计策,高颖回答说:“江南的庄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们在他们的收获季节,扬言出兵,他们一定就会放弃农时,屯兵防守;他们作好了准备,我们便不再出兵。这样来几次,他们便不会相信。等他们不作准备,我们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粮食不像我们北方屯积在地窖中,而屯积在茅、竹修建的仓库中,我们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烧毁它,如果连烧几年,陈朝的财力就大大削弱了,灭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隋文帝采取了高颖的计策,经过七年的准备,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陈。出发前,他对高额说:“我是天下者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够因为一条像衣服带子一佯狭窄的长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晋王杨广为元帅,率领五十万大军渡江南下,向陈朝的都城建康发动猛烈的进攻,并很快就攻下建康,俘获了陈后主,灭掉了陈朝。
一衣带水的词典解释
词语解释
一衣带水[ yī yī dài shuǐ ]
⒈ 原指像衣带那样窄的河流。后用以形容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仍像隔一衣带,极其相近。
英narrow strip of water;
引证解释
⒈ “一衣带水”谓象一条衣带那么宽的河流,形容其狭窄或逼近。因 隋 将伐 陈,陈 在 长江 之南,故云。后亦泛指江河湖海不足为阻。
引《南史·陈纪下》:“隋文帝 谓僕射 高熲 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宋史·潘美传》:“美 受詔,提驍果数万人,期于必胜,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径度乎?”
明 袁宏道 《戏作三星行送曹子野归楚时予亦将归里》:“望江上之青峰,指 湘 皋之云树。 汉 沔 相踞,一衣带水,竢君于 油口 之渡。”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质儿行》:“四月復往 阜寧 馆舍, 黄河 仅一衣带水,车辙马迹,纵横于 河 中。”
欧榘甲 《新广东》五:“福建 与 台湾,相隔一衣带水。”
冰心 《樱花和友谊》:“消息传来,隔着一衣带水的 中 日 两国人民都感到非常的高兴。”
国语辞典
一衣带水[ yī yī dài shuǐ ]
⒈ 语出比喻江流狭窄有如一条衣带。后泛指虽有江河阻隔,但不足以限制交往。
引《南史·卷一〇·陈后主本纪》:「隋文帝仆射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宋史·卷二五八·潘美传》:「美受诏,提骁果数万人,期于必胜,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径度乎?」
一衣带水造句
1.朝鲜倘若崩溃,一衣带水的韩国和中国就会面临难民潮冲击。
2.横跨一衣带水的关渡大桥,人车往来,络绎不绝。
3.横跨一衣带水的关渡大桥,人车往来,络绎不绝。
4.珠海濠天度假酒店是一家按涉处四星级标准兴建的商务休闲酒店,座落于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珠海市湾仔充满欧式典雅建筑风格,散发出浓厚的欧洲文化气息,为珠海市湾仔地区主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5.珠海濠天度假酒店是一家按涉处四星级标准兴建的商务休闲酒店,座落于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珠海市湾仔充满欧式典雅建筑风格,散发出浓厚的欧洲文化气息,为珠海市湾仔地区主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6.这条小河,一衣带水,流水潺潺。
7.朝鲜倘若崩溃,一衣带水的韩国和中国就会面临难民潮冲击。
8.海峡两岸仅一衣带水之隔,理应和睦相处,多作交流。
9.确保一衣带水的朝鲜政府正常运作,避免难民大量涌入中国,避免自己的边境线外出现一个对韩国和华盛顿友好的政权,这一切都符合中国的利益。
10.海峡两岸仅一衣带水之隔,理应和睦相处,多作交流。
一衣带水的翻译
- a river like a belt in width
- отделённый полосой воды(узкая полоса)
- 一衣帯水(いちいたいすい)
- ein Wasserstreif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