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释义
[①][zǎi]
[《廣韻》作亥切,上海,精。]
(1)古代奴隶主家中掌管家务的奴隶或奴隶总管。《仪礼·公食大夫礼》:“宰右執鐙,左執蓋。”郑玄注:“宰謂太宰,宰夫之長也。”《韩非子·说难》:“伊尹爲宰,百里奚爲虜,皆所以干其上也。”一说,宰为手工业奴隶。参阅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
(2)古代官吏的通称。《周礼》有冢宰、大宰、小宰、宰夫、内宰、里宰。春秋卿大夫的家臣和采邑的长官,也都称宰。《公羊传·隐公元年》:“宰者何?官也。”后世亦以宰为对官吏的敬称。
(3)主宰;治理。
(4)屠宰;杀牲。
(5)分割;切割。
(6)坟墓。
(7)姓。春秋时有宰予。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起名意思
杀牲畜,割肉;主管,主持主宰;古代官名宰相。
宰字取名好不好?宰字为取名不常用字,寓意一般。注意起名不能只看字,要结合八字起名才吉祥。
宰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1680次,用于第一个字占:69%,男孩名字占47%,女孩名字占:53%。
取名寓意
宰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寓意一般。
取名忌讳
1、宰字五行属性为金,根据五行金克木的原理,宰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木的字取名;
2、宰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ǎi或同声调上声的字起名,这样读起拗口,没有节奏感;
3、宰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宰字,晚辈忌讳用宰字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