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鼔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鼔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鼓 部 13画 正文・亥集下

正文・亥集下

鼓部

13画

U+9F14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公戸切,音古。說文》:从攴、从壴,壴亦聲。廣雅》:鼔鳴也。廣韻》:擊鼔也。左傳・莊十年》:長勺之戰,公將鼔之。又,凡有所擊搏曰鼔。易・離卦》:不鼔缶而歌。詩・小雅》:鼔瑟吹笙,吹笙鼔簧。【又】鼔鍾于宮。

又,鐘所擊處,亦謂之鼔。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鐘,于上謂之鼔,鼔上謂之鉦。

又,《正韻》:撫也、歙也。

又,振動也。易・繫辭》:鼔天下之物者存乎辭。【又】鼔之舞之以盡神。

又,扇也,扇火動橐謂之鼔。前漢・終軍傳》:膠東魯國,鼔鑄鹽鐵。【註】如淳曰:扇熾火謂之鼔。○【按】《說文》鼔舞之鼔从攴,攴音朴;鐘鼓之鼓从支,微有不同。今槩用支,不復用攴矣。

康熙字典注解

〔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鼓部

〔鼔〕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壴、攴

〔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ǔ] ⑴ 古同“鼓”。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