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麈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麈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zhǔ

鹿 部 16画 正文・亥集下

正文・亥集下

鹿部

16画,

U+9E88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𡘋音主。說文》:麋屬。𡌨》:麈似鹿而大,其尾辟麈。名苑》:鹿大者曰麈,羣鹿隨之,視麈尾所轉而往,古之談者揮焉。恩平郡譜》:麈謂之荒,鹿謂之𡒔華陽國志》:郪縣宣君山出麈尾。司馬相如〈上林賦〉:沈牛麈麋。

康熙字典注解

〔麈〕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鹿部

〔麈〕字拼音是zhǔ,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鹿、主,五行属

〔麈〕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ǔ] ⑴ 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