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魔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魔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鬼 部 21画 正文・亥集上

正文・亥集上

鬼部

21画,

U+9B54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莫波切;《集韻》、《韻會》:眉波切,𡘋音摩。說文》:鬼也。楞嚴經》:降服諸魔。

又,天魔舞。王建〈宮詞〉:子大夫魔舞袖長。

正字通》:〈譯經論〉曰:魔,古从石作磨,䃺省也,梁武帝攺从鬼。

康熙字典注解

〔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鬼部

〔魔〕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麻、鬼,五行属

〔魔〕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鬼,麻声。本义是“魔罗”的略称。佛教把一切扰乱身心、破坏行善、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均称为“魔”。

〔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mó] ⑴ 宗教或神话传说中指害人性命、迷惑人的恶鬼,喻邪恶的势力⑵ 不平常,奇异的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