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韶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韶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音 部 14画 正文・戌集中

正文・戌集中

音部

14画,

U+97F6

𢨍

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𢨍

唐韻》:市招切;《集韻》、《韻會》:時饒切;《正韻》:時昭切,𡘋音軺。說文》:虞舜樂也。玉篇》:繼也、紹也。書・益稷》:《簫韶》九成。禮・樂記》:韶,繼也。【註】韶之言紹也,言舜能繼紹堯之德。

又,《左傳・襄二十九年》:見舞《》、《》者。【註】殷湯樂。【疏】言其能紹繼大禹也。

又,《集韻》:一曰美也。韻會》:凡言韶華、韶光取此。

又,《韻會》:州名。古百越地,漢曲江縣,隋置韶州。有兩石相對如雙闕,或曰舜作樂於此,故名韶石。

又,姓。正字通》:晉中牟令韶石。

廣韻》同「㲈」,《集韻》亦作招。

康熙字典注解

〔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音部

〔韶〕字拼音是shá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音、召,五行属

〔韶〕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音,召声。本义是传说中的虞舜时代的乐曲名。

〔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áo] ⑴ 古代乐曲名。⑵ 美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