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邵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邵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邑 部 12画 正文・酉集下

正文・酉集下

邑部

12画,

U+90B5

康熙字典原文

集韻》、《韻會》:時照切;《五音集韻》:市照切,𡘋音紹。廣韻》:邑名。左傳・襄二十三年》:齊侯伐晉戍郫邵。【註】晉邑。

又,姓。與召通。召公奭之後。史記・白起傳》:雖周邵呂望之功,不益于此矣。

又,邵陵,地名。史記・秦本紀》「齊桓公伐楚,至邵陵」,《左傳・僖四年》作召陵。

正字通》:从邑者,爲邑,爲姓;从卪者,訓勸勉,又訓高也。俗多譌混。

康熙字典注解

〔邵〕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邵〕字拼音是shà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召、⻏,五行属

〔邵〕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ào] ⑴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西省垣曲县。⑵ 姓。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