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遬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遬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辵 部 18画 正文・酉集下

正文・酉集下

辵部

18画

U+906C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桑谷切;《集韻》、《正韻》:蘇谷切;《韻會》:蘇木切,𡘋音肅。韻會》:蹙遬也。禮・玉藻》:見所尊者齊遬。【註】猶蹙蹙也。

又,剽遬,疾也。史記・禮書》:輕利剽遬,卒如熛風。淮南子・兵略訓》:欲疾以遬。

又,僕遬,凡短之貌。前漢・息夫躬傳》:僕遬不足數。

又,《字彙補》:遬濮,國名。前漢・霍去病傳》:討遬濮。

玉篇》:籀文速字。

康熙字典注解

〔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辵部

〔遬〕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欶

〔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ù] ⑴ 密:“别苗莠,列疏~。”⑵ 窘迫不安的样子:“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⑶ 古同“速”,迅速:“茎生有行,故~长;弱不相害,故~大。”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