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𩆆 、 𩆹
《唐韻》、《韻會》、《正韻》:于敏切;《集韻》:羽敏切,𡘋音殞。《說文》:雨也。齊人謂雷爲霣。从雨,員聲。《玉篇》:雷起出雨也。
义又,《說文》:一曰雲轉起也。
义又,墮也。與隕同。《公羊傳・莊七年》:夜中星霣如雨。
又,《集韻》:公渾切,音昆 —— 齊人謂雷曰霣。
又,《集韻》:王問切,音運 —— 義同。
康熙字典注解
〔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雨部。
〔霣〕字拼音是yǔ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員。
〔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ǔn] ⑴ 雷雨。⑵ 云转起。⑶ 古通“陨”,降;落下。⑷ 古通“殒”,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