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篔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篔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yún

竹 部 16画 正文・未集上

正文・未集上

竹部

16画

U+7BD4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集韻𡘋玉分切,音雲 —— 篔簹,竹名。異物志》:篔簹,生水邊,長數丈,圍尺五六寸,一節相去六七尺,或相去一丈,土人績以爲布。戴凱之《竹譜》:篔簹竹最大,大者中甑,筍亦中射筒,薄肌而最長;節中貯箭,因以爲名。柳宗元〈柳州山水記〉:篔簹,湘湖閒皆有之。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篔簹谷在洋州,與可甞令余作洋州三十詠,〈篔簹谷〉其一也。

又,《集韻》:于權切,音員 —— 義同。

康熙字典注解

〔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篔〕字拼音是yú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員

〔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ún] ⑴ 见“筼”。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