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於離切;《集韻》:於宜切,𡘋音漪。《說文》:上黨陭氏阪也。《前漢・地理志》:上黨郡陭氏縣。
义又,與崎同。《史記・司馬相如傳》:陭䧢而不安。
又,《集韻》:於希切,音衣 —— 義同。
又,《集韻》:隱綺切,音倚 —— 隑也。
又,《廣韻》、《集韻》𡘋於義切,音輢。《廣韻》:陭氏縣。
又,《集韻》:奇寄切,音騎 —— 義同。
义《集韻》或作崎、戲,通作猗。
康熙字典注解
〔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阜部。
〔陭〕字拼音是q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奇。
〔陭〕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í] ⑴ 古同“崎岖”,山路弯曲不平。㈡ [yī] ⑴ 〔~氏阪〕古阪名,在今山西省安泽县。⑵ 不正。⑶ 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