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隗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隗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阜 部 18画 正文・戌集中

正文・戌集中

阜部

18画,

U+9697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正韻》:午罪切;《集韻》、《韻會》:五賄切,𡘋音頠。說文》:陮隗也。玉篇》:高也。揚雄〈甘泉賦〉:㟎𡼗隗虖其相嬰。【註】𡼗隗,猶崔嵬也。

又,國名。公羊傳・僖二十六年》:楚人滅隗,以隗子歸。〈鄭語〉:西有虞、虢、晉、隗、霍、楊、魏、芮。

又,姓。左傳・僖二十三年》:狄人伐廧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註】隗姓。又,〈僖二十四年〉:昭公奔齊,王復之。又,通于隗氏。【註】隗氏,狄后。〈周語〉:翟隗,姓也。史記・秦始皇紀》:丞相隗林。【註】隗,姓;林,名。

又,《集韻》:吾回切;《韻會》:魚回切,𡘋音桅。集韻》:高貌。

又,人名。戰國策》:欲將報讎,故往見郭隗。李白詩:燕昭延郭隗,遂築黃金臺。

又,《集韻》、《類篇𡘋俱爲切,音集韻》:山名。字彙》:大隗,山名。〇【按】《莊子・徐無鬼篇》「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具茨既爲山,則大隗必非山也。

康熙字典注解

〔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阜部

〔隗〕字是多音字,拼音是wěi、ku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鬼,五行属

〔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wěi] ⑴ 高峻的样子。⑵ 姓。 [kuí] ⑴ 姓。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