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郰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郰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zōu

邑 部 15画 正文・酉集下

正文・酉集下

邑部

15画,

U+90F0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正韻》:側鳩切;《集韻》:甾尤切,𡘋音鄒。說文》:魯下邑,孔子之鄕。左傳・襄十年》:郰人紇抉之,以出門者。【註】郰,魯縣。

又,姓。禮・檀弓》:孔子少孤,不知父墓,問于郰曼父之母。

又,通作鄹。論語》: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

又,通作陬。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于昌平陬邑。

又,《集韻》:緒纂切,音選 —— 亭名,在新豐。

俗作𨝮

康熙字典注解

〔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郰〕字拼音是zō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取、⻏,五行属

〔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ōu] ⑴ 同“鄹”。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