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芭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芭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艸 部 10画 正文・申集上

正文・申集上

艸部

10画,

U+82AD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伯加切;《集韻》、《韻會》、《正韻》:邦加切,𡘋音巴。玉篇》:芭蕉。見蕉字註。

又,香草。楚辭・九歌》:傳芭兮代舞。【註】巴巫所持香草名也。

又,披巴切,音葩 —— 人名。前漢・揚雄傳》:雄年七十一卒,侯芭爲起墳。

又,與葩通。大戴禮・夏小正》:拂桐芭。拂也者,拂也,桐芭之時也。

康熙字典注解

〔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芭〕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巴,五行属

〔芭〕字造字法是形声。巴声。本义是①香草名。②芭蕉。

〔芭〕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ā] ⑴ 〔~蕉〕a.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宽大,叶柄一层一层紧裹着茎。叶和茎的纤维可编绳索;b.这种植物的果实,跟香蕉相似。⑵ 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