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靶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靶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革 部 13画 正文・戌集中

正文・戌集中

革部

13画,

U+9776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必駕切,音灞。說文》:轡革也。爾雅・釋器》:轡首謂之革。【註】轡,靶革。【疏】《字林》云靶,轡革也。

又,《爾雅・釋器》:輿革前謂之鞎。【註】以韋靶車軾。【疏】靶,謂鞔也。

康熙字典注解

〔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革部

〔靶〕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革、巴,五行属

〔靶〕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革,巴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本义是辔首垂下部,即辔革。

〔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ǎ] ⑴ 练习射箭或射击用的目标⑵ 缰绳。⑶ 供加速器、原子核反应堆、放射性源等发出的粒子流轰击的实物样品,用以研究核反应,获得放射性同位素或产生X射线等。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