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芝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芝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zhī

艸 部 10画 正文・申集上

正文・申集上

艸部

10画,

U+829D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正韻》:旨而切,𡘋音之。說文》:神草也。本草》:有靑赤黃白黑紫六色。【註】芝爲瑞草,服之神仙。王充《論衡》:芝生於土,土氣和,故芝草生。瑞應圖》:王者敬事耆老,不失舊故,則芝草生。白虎通》:德至山陵,則景雲出,芝實茂。

又,《禮・內則》:芝栭蔆椇。

又,揚雄〈甘泉賦〉:于是乗輿,乃登夫鳳凰兮而翳華芝。【註】華芝,華蓋也。

〈六書略〉:隷作㞢,象芝出地。

康熙字典注解

〔芝〕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芝〕字拼音是zhī,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之,五行属

〔芝〕字造字法是会意。从艸,从之,之亦声。本义是灵芝,菌类植物的一种。

〔芝〕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ī] ⑴ 〔灵~〕见“灵”。⑵ 〔~兰〕“芝”和“兰”,古书上指两种香草,喻德行的高尚或友情、环境的美好等,如“~~之室”、“~~玉树”。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