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芚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芚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艸 部 10画 正文・申集上

正文・申集上

艸部

10画

U+829A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𡘋徒渾切,音豚。玉篇》:菜似莧,可食。

又,《類篇》:木始生貌。揚子《法言》: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鶉兮。

又,《集韻》:敕倫切,音椿 —— 無知貌。莊子・齊物論》:聖人愚芚。李軌讀椿,郭象讀治本切。

康熙字典注解

〔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芚〕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ún、chū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屯

〔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ún] ⑴ (草木)初生:“春木之~兮。” [chūn] ⑴ 浑然无所知:“众人役役,圣人愚~。”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