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芘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芘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艸 部 10画 正文・申集上

正文・申集上

艸部

10画,

U+8298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集韻𡘋毗志切,音鼻。說文》:草也。〈鹽鐵論〉:浚芘蓼蘇。

又,《廣韻》:房脂切;《集韻》:頻脂切,𡘋𦳈 —— 梨芘,荆蕃也。

又,《集韻》:必至切;《正韻》:兵媚切 —— 𡘋同「庇」,䕃也、覆也。莊子・人閒世》:隱將芘其所藾。

又,王應麟《詩攷》:九罭取鰕芘也,出《太平御覽》。

康熙字典注解

〔芘〕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芘〕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ì、pí,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比,五行属

〔芘〕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ì] ⑴ 古通“庇”。 [pí] ⑴ 〔~芣〕一种花草,即锦葵。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