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籟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籟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lài

竹 部 22画 正文・未集上

正文・未集上

竹部

22画

U+7C5F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落蓋切,音賴。說文》:籥三孔也。大者謂之笙,中者謂之籟,小者謂之箹。爾雅註》:簫,一名籟。史記・司馬相如傳》:摐金鼓,吹鳴籟。【註】籟,簫也。

又,凡孔竅機括皆曰籟。莊子・齊物論》:人籟則比竹,地籟則衆竅是已。

又,叶力制切。宋玉〈高唐賦〉:緣葉紫裏,丹莖白蔕;纖條悲鳴,聲似竽籟。【註】蔕,丁計切;籟,力制切。

康熙字典注解

〔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籟〕字拼音是lài,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賴

〔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ài] ⑴ 古代的一種簫。⑵ 孔穴裏發出的聲音,泛指聲響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