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顩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顩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yǎn

頁 部 22画 正文・戌集下

正文・戌集下

頁部

22画

U+9869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集韻𡘋魚檢切,音广。玉篇》:《說文》云𪙊貌,《倉頡》云狹面銳頤之貌。

又,《集韻》:丘檢切,杴上聲 —— 顩顩,面不平也。或作𩒯𩑳〔《集韻》本作「顩𩖆,面不平也。或作𩒣、𩑳」,並參頁1338「𩖆」字注〕

又,呼濫切,音顣 —— 頑顩,癡貌。

又,《廣韻》:直稔切;《集韻》:丘甚切,𡘋音顉。廣韻》:顩頤,𨢄貌。集韻》:頤上曲曰顩。或从金〔《集韻》本作「頤曲上曰顩。或从金」〕

又,《集韻》:丘凡切,凵平聲 —— 義同。

康熙字典注解

〔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頁部

〔顩〕字拼音是y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僉、頁

〔顩〕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ǎn] ⑴ 牙齿暴露不齐,俗称“暴牙齿”。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