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顑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顑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kǎn

頁 部 18画 正文・戌集下

正文・戌集下

頁部

18画

U+9851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苦感切,音坎。說文》:飯不飽,面黃起行也。廣韻》:瘦也。屈原〈離騷〉:苟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韓愈〈送賈島歸范陽〉詩:欲以金帛酬,舉室常顑頷。【註】頷,顄也 —— 顄卽頤;顑,饑貌 —— 言面頤虛浮也。

又,《廣韻》:玉陷切,音㺌 —— 顑長面也。

又,《集韻》:苦紺切,音勘 —— 食不飽也。

又,呼紺切,酣去聲 —— 義同。

康熙字典注解

〔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頁部

〔顑〕字拼音是k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咸、頁

〔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ǎn] ⑴ 〔~頷( hàn )〕面黄饥瘦,如“长~~亦何伤!”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