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矍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矍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jué

目 部 20画 正文・午集中

正文・午集中

目部

20画,

U+77CD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九縛切;《集韻》、《韻會》、《正韻》:厥縛切,𡘋音攫。說文》:隹欲逸走也。从又,持之矍矍也。【徐曰】左右驚顧也。一曰視遽貌。易・震卦》:視矍矍。【疏】不專視之容。鄭康成曰:目不正也。徐邈讀若謔。

又,矍踢,驚動貌。揚雄〈河東賦〉:河靈矍踢。

又,矍鑠,輕健貌。後漢・馬援傳》:矍鑠哉是翁也。

又,矍相,地名。禮・射義》:孔子射于矍相之圃。

又,姓。正字通》:唐刺史矍璋,博士矍參。

又,《韻會》或作戄。後漢・班固傳》:矍然失容。又,〈李固傳〉:泰使戄然。

又,《集韻》:怳縛切,况入聲 —— 義同。

康熙字典注解

〔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矍〕字拼音是jué,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瞿、又,五行属

〔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ué] ⑴ 〔~铄〕形容年老而有精神的样子。⑵ 惊慌地看着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