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睍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睍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目 部 12画 正文・午集中

正文・午集中

目部

12画

U+774D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胡典切,賢上聲。說文》:出目也。

又,小視也。唐書・韓愈傳》:低首下心,伈伈睍睍。【註】伈伈,恐貌。睍睍,視貌。或作俔。

又,睍睆,好貌。詳睆字註。

又,人名。李睍〈上表求立陸襄𥓓〉。見《梁書》。又,李睍,夏國主。見《宋史》。

又,《集韻》:形甸切,賢去聲 —— 目小也。

康熙字典注解

〔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睍〕字拼音是xi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見

〔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iàn] ⑴ 〔~~〕因为害怕不敢正视的样子,如“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耶?”⑵ 〔~睆( huǎn )〕鸟色美好或鸣声清圆;美好,如“~~黄鸟,载好其音。”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