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䀹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䀹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目 部 12画 正文・午集中

正文・午集中

目部

12画

U+4039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子葉切;《集韻》:卽涉切,𡘋音接。說文》:目旁毛也。史記・扁鵲傳》:忽忽承䀹。集韻》或作睫、𥊆𥇒𣮌𣮍𣰞

又,《集韻》:失涉切,音攝 —— 目動貌。與𥍉同。

又,側洽切,音𠰏 —— 目動也。與眨同。

又,五洽切,音𧬬 —— 㛼䀹,戲謔貌。

又,訖洽切,音夾 —— 目睫動。一曰眇也。韓非子・說林篇》:惠子曰:今有人見君,則䀹其一目,奚如。鄒君曰:我必殺之。惠子曰:瞽兩目䀹,君奚爲不殺。君曰:不能勿䀹。集韻》與䀫同。

康熙字典注解

〔䀹〕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䀹〕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iá、shè、jié,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夾

〔䀹〕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ié] ⑴ 同“睫”。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