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矇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矇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目 部 19画 正文・午集中

正文・午集中

目部

19画

U+77C7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蓬切,𡘋音蒙。說文》:童矇也。一曰不明也。釋名》:有眸子而失明,蒙蒙無所別也。博雅》:盲也。詩・大雅》:矇瞍奏公。【傳】有眸子而無見曰矇。【疏】矇卽今靑盲。禮・仲尼燕居》:昭然若發矇矣。

又,王充《論衡》:人未學問曰矇。

又,徐幹《中論》:見人而不自見者,謂之矇。

又,《集韻》:母總切,音蠓 —— 瞈矇,目不明也。

又,叶莫江切,音尨。東方朔〈七諫〉:終不變而死節兮,惜年齒之未央。將舫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發矇。

通作蒙。別作𥉕

康熙字典注解

〔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矇〕字拼音是mē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蒙

〔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mēng] ⑴ 同“蒙”。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