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睨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睨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目 部 13画 正文・午集中

正文・午集中

目部

13画,

U+7768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𡘋硏計切,音詣。說文》:袤視也。左傳・哀十三年》:余與褐之父睨之。史記・藺相如傳》:持璧睨柱。屈原〈離騷〉:忽臨睨夫舊鄕。

又,禽鳥斜視亦曰睨。𡌨》:《禽經》曰:雞以睨。王楙《補禽經》:鴨以怒睨。

又,日斜亦曰睨。莊子・天下篇》:日方中方睨。衍義》:日斜如人睨目。

又,人名。睨夫。見《宋史・宗室表》。

又,與倪堄通。睤睨,詳睤字註。

又,《集韻》:吾禮切,詣上聲 —— 義同。

康熙字典注解

〔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睨〕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兒,五行属

〔睨〕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目,兒( ní )声。本义是斜视。

〔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nì] ⑴ 斜着眼睛看⑵ 偏斜:“日方中方~”。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