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凇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凇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冫 部 10画 正文・子集下

正文・子集下

冫部

10画,

U+51C7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息恭切;《集韻》、《韻會》:思恭切;《正韻》:息中切,𡘋音鬆。字林》:凍𠗂也。寒氣結木如珠,見晛乃消。齊魯謂之霧凇。

又,《集韻》:蘇弄切,鬆去聲。曾鞏〈齊州冬夜〉詩:淸香一榻氍毹煖,月淡千門霧凇寒。又,〈咏霧凇〉詩:園林初日淨無風,霧凇開花樹樹同。

康熙字典注解

〔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冫部

〔凇〕字拼音是sō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冫、松,五行属

〔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ōng] ⑴ 在地表或地面物体上,云雾或雨滴以及除霜、露外的水汽凝结成的冰晶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