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鸩止渴的意思
饮鸩止渴的意思解释
鸩: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的后果。
例句杨嗣昌的加征练饷办法是使朝廷饮鸩止渴。(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正音“鸩”,不能读作“hè”。
辨形“鸩”,不能写作“鸠”。
辨析饮鸩止渴和“杀鸡取卵”;都指只顾眼前需要。但“杀鸡取卵”偏重损害了长远利益。而饮鸩止渴偏重指办法有害;后果严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典故“饮鸩止渴”典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八·霍谞传第三十八》:“光衣冠子孙,径路平易,位极州郡,日望征辟,亦无瑕秽纤介之累,无故刊定诏书,欲以何名?就有所疑,当求其便安,岂有触冒死祸,以解细微?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
东汉时,有人于大将军梁商之前,诬告霍谞之舅父宋光,私自删改朝廷诏书,光为此而入狱。时年仅十五岁之霍谞上书予商,为光辩白。书曰:“光位极州长,素来奉公守法,无纤介之罪,纵于诏书有所存疑,亦不敢冒死而擅改。犹如人在饥时,以毒草来充饥;而于渴时,饮鸩酒以解渴,甫一沾唇,未入腹中,已告命丧,焉可为哉?”商阅书后,甚觉有理,呈于皇上。未几,光免罪获释。
饮鸩止渴的词典解释
词语解释
饮鸩止渴[ yǐn zhèn zhǐ kě ]
⒈ 晋·葛洪《抱朴子·嘉遁》:“咀漏脯以充肌,酣鸩酒以止渴。”。喝鸩毒之酒以解渴,比喻只图眼前,不顾后患。
英drinking poison to quench thirst;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饮鴆解渴”。
引语本《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飢於附子,止渴於酖毒,未入肠胃,已絶咽喉。”
茅盾 《三人行》:“少爷出身的你不知道穷人的艰难;借印子钱,饮鸩止渴,也是没有法子呀!”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此时危急情形,等於然眉,若再恃新军为保卫,无异饮鴆解渴,其危险有不忍言者。”
国语辞典
饮鸩止渴[ yǐn zhèn zhǐ kě ]
⒈ 比喻只求解救眼前困难,而不顾将来的大祸患。参见「止渴饮鸩」条。
例如:「吸食毒品来解瘾,无异是饮鸩止渴的自杀行为。」
近挖肉补疮 剜肉补疮
饮鸩止渴造句
1.依靠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活像饮鸩止渴,还是想想别的法子吧!
2.在一次投标中,各类人物粉墨登场,其中有些人的罪恶罄竹难书,但他们依旧冒险一试,简直是饮鸩止渴。
3.依靠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活像饮鸩止渴,还是想想别的法子吧!
4.依靠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活像饮鸩止渴,还是想想别的法子吧!
5., 可惜世人看不清这世界的真相,五欲缠身的人们沉溺世间,**作乐,实不知自己是在以苦为乐,饮鸩止渴。
6.你这种做法是饮鸩止渴,后果将不堪设想。
7.明知高利贷是毒药,可是为了眼前救急,还是饮鸩止渴了。
8.你这种做法是饮鸩止渴,后果将不堪设想。
9.饮鸩止渴的意思是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10.我们现在毫无计划地滥采自然资源,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饮鸩止渴的翻译
- stop thirst by drinking poison senseless measure
- утолять жáжду ядовитым зельем
- 毒酒(どくしゅ)を飲(の)んで渇(かわ)きをいやす。後(あと)の禍(わざわ)いを考(かんが)えず危(あぶ)ない橋(はし)を渡(わた)る
- Gift trinken,um den Durst zu still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