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疾首的意思
痛心疾首的意思解释
伤心而且头痛。形容伤心痛恨到了极点。疾首:头痛。
例句瞿耐庵自从到任至今也有半年了。治下的百姓因他听断糊涂,一个个痛心疾首。(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正音“首”,不能读作“sǒu”。
辨形“疾”,不能写作“急”。
辨析见“深恶痛绝”。
谜语西子孟德各发老毛病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指对某事的痛恨。
典故春秋时,秦国和晋国有婚姻关系,秦穆公又曾三次替晋国安定君位。但由于两国国境想接,双方都要发展自己的势力,所以仍不免发生冲突。
晋历公即位后,因边界纠纷,两国君王在令狐订立盟约。但秦桓公回国后,立刻背叛盟约,偷偷去和楚国结盟。同时强令晋国和秦国一起进攻秦国边界的小国白狄,晋国答应后,秦国又派人偷偷告诉白狄说:“晋国要攻打你们。”白狄和楚国都看穿了秦国的用心,痛恨秦国背信弃义,于是将秦国的所作所为告诉了晋国。晋国于是联合诸侯之兵迎战秦国,同时派吕相去和秦国绝交,说:“各国诸侯如今都知道秦国惟利是图,不守信用,所以都痛心疾首,都要和晋国亲近友好。现在我们陈兵以待,如果秦国和我们盟誓,则可退诸侯之兵,否则,我们各诸侯国将共同对付秦国。”
一个月以后,两军交战,秦国大败。
痛心疾首的词典解释
词语解释
痛心疾首[ tòng xīn jí shǒu ]
⒈ 形容痛恨到极点。形容悲伤到极点。犹言狠下决心。
引证解释
⒈ 形容痛恨到极点。
引《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
杜预 注:“疾,亦痛也。”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序》:“睹此妖孽,摇动中原,莫不痛心疾首。”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上》:“小民之受其鱼肉者,虽痛心疾首,箝口侧目,而无如何也。”
邹韬奋 《全国舆论对汪逆的愤慨》:“汪 逆 精卫 勾结敌人,叛党卖国,早为国人所痛心疾首。”
⒉ 形容悲伤到极点。
引《后汉书·章帝纪》:“朕之不德,上累三光,震慄忉忉,痛心疾首。”
宋 司马光 《乞开言路札子》:“閭阎愁苦,痛心疾首,而上不得知。”
金 王若虚 《王氏先茔之碑》:“而坟壠萧然……每一念及,未尝不痛心疾首。”
《花城》1981年第2期:“他急忙转过身来,脸上一阵青白,痛心疾首地对 老田伯 说:‘我对不起你老人家。’”
⒊ 犹言狠下决心。
引《晋书·高瞻载记》:“﹝ 慕容廆 ﹞抚其心曰:‘……君中州大族,冠冕之餘,宜痛心疾首,枕戈待旦,奈何以华夷之异,有怀介然。’”
严复 《救亡决论》:“彼 日本 非不深恶西洋也,而于西学,则痛心疾首,卧薪尝胆求之,知非此不独无以制人,且将无以存国也。”
国语辞典
痛心疾首[ tòng xīn jí shǒu ]
⒈ 痛恨、怨恨到极点。也作「疾首痛心」。
引《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
近咬牙切齿
反赏心悦目
英语bitter and hateful (idiom), to grieve and lament (over sth)
德语von Reue gequält
法语avoir le coeur serré et des maux de tête, se repentir amèrement de ses erreurs
痛心疾首造句
1.他站在那儿,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是一个皈依了宗教的人,正在那儿对自己过去的过错感到痛心疾首,但是无理性的记忆引起的恐惧压倒了苔丝,使她瘫痪了,一动也不能动,既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
2.汉代一些政论家经常痛心疾首地谈到农民‘背本趋末‘,其实这正是农民为了解决生计困难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3.回首往昔,痛心疾首。我的堕落是因为年轻气盛、一念之差导致的,而脱逃更使我的整个人生变成了灰色,在犯罪的泥潭里越滑越深,不能自拔。
4.老罗每每在课堂上痛心疾首地批评“万恶的中小学教育”,说中学教育有两大悲哀:一是每个学校都有一个变态的中年妇女当教导主任,逼得他“每天在杀人和不杀人的念头之间徘徊”;二是每个学校都有一个好色的男体育老师,“一上课就让男生玩球,自己领女生做游戏”。
5.回首往昔,痛心疾首。我的堕落是因为年轻气盛、一念之差导致的,而脱逃更使我的整个人生变成了灰色,在犯罪的泥潭里越滑越深,不能自拔。
6.三鹿丑闻曝光后,痛心疾首的****理这样谆谆告诫。
7.连老夫看着都觉得可惜,想必馆主夫归二人定然痛心疾首啊,养了你这么一个‘好儿子’,真是……
8.,看着小黑突然间痛心疾首的样子,房间里的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9.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报告的内容虽然变了,没想到老干部们的情绪也跟着变了,从开始时的忍俊不禁,变成痛心疾首、如丧考妣。
10.人们痛心疾首地说,是***夺走了这位风华正茂的少女的生命。
痛心疾首的翻译
- resent deeply
- испытывать боль(прочувствовать)
- (誤ちを)深(ふか)く憎(にく)む
- von Reue gequǎlt(bittere Reue über etwas empfind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