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典忘祖的意思
数典忘祖的意思解释
数:数说;典:史册。数说着典籍;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例句我们要重视中国历史知识的学习,免得出现数典忘祖的笑话。
正音“数”,不能读作“shù”。
辨形“典”,不能写作“点”。
谜语算经遗记冲之率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人。
典故《左传·昭公十五年》载:一次,晋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宴席间,周王问籍谈,晋何以无贡物,籍答道,晋从未受过王室的赏赐,何来贡物。周王就列举王室赐晋器物的旧典来,并责问籍谈,身为晋国司典的后代,怎么能“数典而忘其祖”,也就是说列举古代的典制而忘了祖先的职掌呢?
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根本,也常用来讥刺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数典忘祖的词典解释
词语解释
数典忘祖[ shǔ diǎn wàng zǔ ]
⒈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晋国大夫籍谈没有回答好周天子的提问而被周天子讽刺为“数典而忘其祖”。后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英give all the historical facts except those about one's own ancestors; forget one's ancestors and ancestral tradition;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 晋 大夫 籍谈 出使 周 朝, 周景王 问 谈 :晋国 何以没有贡物? 谈 答以 晋国 从来没有受到 周王 室器物的赏赐,所以无器物可献。 周王 指出从 晋 的始祖 唐叔 开始,就不断受到王室的赏赐,责备 籍谈 身为 晋国 司典的后裔,竟不知道这些史实,说他是“数典而忘其祖”。事见《左传·昭公十五年》。后用以比喻忘本。现也用以比喻对祖国历史的无知。
引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三:“况 周 秦 两家,实为 南宋 导其先路,数典忘祖,其谓之何?”
高燮 《索黄滨虹治印先寄以诗》:“吁嗟假学何其多,数典忘祖圣所呵。”
国语辞典
数典忘祖[ shǔ diǎn wàng zǔ ]
⒈ 典,指过去的礼制、历史。数典忘祖谓叙述过去礼制历史时,却忘掉祖先原有的职掌。语本比喻忘本。亦可比喻对本国历史或自己祖先历史的无知。
引《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只是如今弄到用起锦绣绸缎手巾来,连那些东西,也都用金银珠宝作成者,便是数典而忘其祖,大失命题本意了。」
例如:「如今崇洋媚外,数典忘祖的人可多著呢!」
反饮水思源
数典忘祖造句
1.唉,这些数典忘祖之辈,怎么把老祖宗留下的辫子给剪了啊……
2.近世以降,中国文明饱受摧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识分子数典忘祖,投身于西洋文化怀抱,入主出奴,“言必称希腊”,丧失了学术上的自主性。
3.没有祖先哪有我们?为人子孙切不可数典忘祖。
4.我先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才华出众的人不要数典忘祖。
5.没有祖先哪有我们?为人子孙切不可数典忘祖。
6.慎终追远,天经地义;数典忘祖,天打雷劈。
7.这都要怪你们现在的人不检点,数典忘祖,完全忘记了祖宗的教诲,不思生养,而且生活糜烂,频行苟且之事而不顾及后果,不愿负责任,最后只有将胎儿打掉。
8.无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地,都不可数典忘祖。
9.慎终追远,天经地义;数典忘祖,天打雷劈。
10.这些礼制都是老祖先一代代传下来的,要是我们都舍弃不用就是数典忘祖。
数典忘祖的翻译
- forget one's own origins
- забывáть о предках
- 物の本源(ほんげん)を忘れること
- seine Vorfahren vergess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