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 › 乱臣贼子的意思

乱臣贼子的意思

拼音luàn chén zéi zǐ

注音ㄌㄨㄢˋ ㄔㄣˊ ㄗㄟˊ ㄗˇ

繁体亂臣賊子

近义词 逆臣贼子

反义词 忠君爱国

乱臣贼子的意思解释

旧时指不忠君主;不守臣道;作风反叛的大臣。后指破坏国家统一;损害人民利益的恶人。也作“逆子贼臣”。

例句有贼不讨,则故君不得书葬,新君不得书即位,所以防乱臣贼子,法至严也。(清 爱新觉罗 多尔衮《致史可法书》)

正音“臣”,不能读作“cén”。

辨形贼,右部是“戎”,不是“戒”。

谜语安禄山父子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典故春秋时期,鲁国政权被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控制,鲁定公成为一个傀儡,他听说孔子主张“君臣纲常”,召见孔子说他最恨季氏等乱臣贼子。孔子分析鲁国的内忧外患,建议他外联齐国,内部重振君威,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乱臣贼子的词典解释

词语解释

乱臣贼子[ luàn chén zéi zǐ ]

⒈  古指不忠不孝,心怀异志的人。后指破坏社会秩序的人。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

ministers or generals who rebel against their monarch or collaborate with the enemy; rebels and traitors;

引证解释

⒈  不守臣道、心怀异志的人。

《孟子·滕文公下》:“孔子 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汉书·王莽传赞》:“自书传所载乱臣贼子无道之人,考其祸败,未有如 莽 之甚者也。”
宋 文天祥 《过平原作》诗:“乱臣贼子归何处,茫茫烟草中原土。”
《说岳全传》第十二回:“古言‘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⒉  泛称坏人。

巴金 《秋》二十:“听说 广东 有什么新派人物提倡‘万恶孝为首,百善淫为先’。这种乱臣贼子真是人人得而诛之。”

国语辞典

乱臣贼子[ luàn chén zéi zǐ ]

⒈  违叛国君或父命,不忠不孝之人。唐·韩愈〈伯夷颂〉:「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也作「乱臣逆子」。

《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乱臣贼子造句

1.‘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臣子之于君上,乃天经地义,苟怀二心而存游移瞻顾之念,即为乱臣贼子。

2.历代的乱臣贼子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这是历史对他们的惩罚。

乱臣贼子的翻译

    1. ministers or generals who rebel against their monarch or collaborate with the enemy( rebels and traitors)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