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韻會》、《正韻》:津私切,𡘋音兹。《說文》:鼎之圜掩上者。《爾雅・釋器》:圜掩上謂之鼒。【郭註】鼎斂上而小口。《玉篇》:小鼎也。
又,《廣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𡘋音裁。又,《集韻》、《類篇》𡘋將來切,音哉。又,《集韻》作代切,音再 —— 義𡘋同。
康熙字典注解
〔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鼎部。
〔鼒〕字拼音是zī,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才、鼎。
〔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ī] ⑴ 上端收敛而口小的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