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骿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骿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骨 部 18画 正文・亥集上

正文・亥集上

骨部

18画

U+9ABF

骿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部田切;《集韻》、《正韻》:蒲眠切,𡘋音騈。說文》:幷脅也。晉文公骿脅。【註】〔徐曰〕謂肋骨連合爲一也。骿胝字同。今別作腁,非。〈晉語〉:聞其骿脅,欲觀其狀。【註】骿,幷榦也。左傳》作駢。

康熙字典注解

〔骿〕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骨部

〔骿〕字拼音是pi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骨、并

〔骿〕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pián] ⑴ 肋骨並成一片。《説文•骨部》:“骿,并脅也。”⑵ 通“胼”。手腳上的老繭。《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心煩於慮,而身親其勞,躬傶骿胝無胈,膚不生毛。”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