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骲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骲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bào

骨 部 15画 正文・亥集上

正文・亥集上

骨部

15画

U+9AB2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蒲角切;《集韻》、《韻會》、《正韻》:弼角切,𡘋音雹。爾雅・釋詁》:骨鏃不翦羽謂之志。【註】今之骨骲是也。通鑑》:蕭道成晝臥裸袒,宋主昱令起立,畫腹爲的,引滿將射之,道成斂板曰:老臣無罪。乃更以骲箭射其臍。集韻》:骲箭,骨鏃箭,不能傷人。

又,《玉篇》:擊也。

又,《廣韻》:薄巧切;《集韻》:部巧切,𡘋音鮑。又,《廣韻》:房敎切;《集韻》:皮敎切,𡘋庖去聲。又,《廣韻》、《集韻𡘋普木切,音撲。又,《集韻》:蒲交切,音庖。又,五巧切,音齩 —— 義𡘋同。

康熙字典注解

〔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骨部

〔骲〕字拼音是bà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骨、包

〔骲〕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ào] ⑴ 骨制的(也有用木制的)箭头。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