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頜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頜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頁 部 15画 正文・戌集下

正文・戌集下

頁部

15画

U+981C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𡘋音閤。玉篇》:口也。廣韻》:領頷,頤傍。公羊傳・宣六年》:獒躇階而從之,祈彌明逆而踆之,絕其頷。玉篇》引作頜。揚子《方言》:頷頤,頜也。秦晉謂之頜,頤其通語也。揚雄〈長楊賦〉:稽顙樹頜。【註】音蛤。

又,《集韻》:耳下骨也。

又,姓。左傳・莊十七年》:夏,遂因氏、頜氏、工婁氏、須遂氏饗齊戍,醉而殺之,齊人殲焉。

又,《集韻》:渴合切,音溘。又,遏合切,音姶 —— 義𡘋同。

又,曷閤切,音盍 —— 頜車也。又,《唐韻》:胡感切;《集韻》:戸感切,𡘋音頷。說文》:顄也。

又,《集韻》:胡南切,音含 —— 面黃也。同「頷」。

康熙字典注解

〔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頁部

〔頜〕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合、頁

〔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é] ⑴ 同“颌”。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