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韅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韅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革 部 23画 正文・戌集中

正文・戌集中

革部

23画

U+97C5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呼典切,音顯。廣韻》:在背曰韅。集韻》:著掖鞥也。釋名》:韅,經也,橫經其腹下也。荀子・禮論篇》:寢兕持虎,蛟韅絲末,彌龍所以養威也。【註】馬服之革,蓋象蛟形。徐廣曰:以蛟魚皮爲之。

又,《集韻》、《韻會𡘋馨甸切,音灦 —— 義同。左傳・僖二十八年》:晉車七百乗,韅靷鞅靽。【註】在背曰韅,在腹曰鞅。韅許見反,又去見反。

又,《集韻》、《類篇𡘋輕甸切,音俔 —— 義同。玉篇》同「𩎌」。

集韻》或作𩎍

康熙字典注解

〔韅〕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革部

〔韅〕字拼音是xi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革、㬎

〔韅〕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iǎn] ⑴ 驾车时套在牲口腹部(一说背部)的皮带。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