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雝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雝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隹 部 18画 正文・戌集中

正文・戌集中

隹部

18画

U+96DD

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於容切,音邕。說文》:雝渠也。爾雅・釋鳥》:䳭鴒,雝渠。【註】雀屬。

又,《詩・邶風》:雝雝鳴雁。【傳】雝雝,雁聲和也。又,〈大雅〉:雝雝喈喈。

又,《詩・召南》:曷不肅雝。【傳】雝,和。又,〈周頌〉:有來雝雝。【箋】雝雝,和也。

又,地名。詩・周頌》:于彼西雝。【傳】雝,澤也。

又,姓。〈晉語〉:郉侯與雝子爭田。〇【按】《左傳》作雍。

又,《正韻》:尹竦切,音勇。詩・小雅》:無將大車,維塵雝兮。【箋】雝,蔽也。【釋文】於勇反。

又,《正韻》:於用切,音灉。詩・小雅》塵雝:〔釋文〕又作壅,於用反。

康熙字典注解

〔雝〕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隹部

〔雝〕字拼音是yō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邕、隹

〔雝〕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ōng] ⑴ 同“雍”。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