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 隳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隳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阜 部 23画 正文・戌集中

正文・戌集中

阜部

23画,

U+96B3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許規切 —— 俗隓字。老子《道德經》:故物,或行或隨、或响或吹、或强或嬴、或載或隳。宋玉〈高唐賦〉:長吏隳官。

又,通作墮。禮・月令》:繼長增高,毋有壞墮。【釋文】墮亦作隳。

又,《讀書通》與毀通。荀子・富國篇》:非將隳之也,說不免焉。後漢・袁紹傳》所過毀突,《文選》作隳。

康熙字典注解

〔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阜部

〔隳〕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uī、duò,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隋、𠇍,五行属

〔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uī] ⑴ 毁坏;崩毁:“~人之城郭。” [duò] ⑴ 古通“惰”,懒惰。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